上海实验学校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这是上海一所独树一帜的学校,也是一所展示、试验和检验教育思想的“实验室”。
它是上海唯一一所十年一贯制学校。其他学校的孩子用12年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而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只需要10年,同时又实行着X的学制。在上海乃至全国,像这样通过学制进行探索改革的大概仅此一所。
今天是上海市实验学校30X校庆。古人说“三十而立”,上海市实验学校是向美而立。“第一教育”推出特别内容,祝上海实验学校生日快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实验学校就开始了“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以“早期、充分、合理地开发儿童少年的智慧潜力”为目标,通过对课程、教材、教法、考试及管理的综合改革,研究探索有利于儿童智力、道德、体力、审美等方面和谐发展和迅速成长的教学X。被国家专家组鉴定认为:这是一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成果。
2002年,上海市教委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命名和授牌上海市实验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成为上海市第一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2007年, 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专著《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上海市实验学校理论与实践之探究》,获上海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作为一所从出生就带着鲜明“实验性”和“使命感”的学校, 三十年中,上海市实验学校在学制、课程、教材、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都进行了大胆而积极的探索。
恽昭世、李酉亭、张民选、徐红四任校长,每任校长都在深挖着一口名叫“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尊重学生个性特长”的井, 希望有一天能够挖出滋养学生一生的清泉。
“教育应该是向美而立的,是‘美好’引领我们不断走向成功,而不是成功不断引领我们走向‘美好’”,正如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4月刚出版的专著《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所呈现的那样:教育可以为每个人的美好幸福人生奠基,当一个人的潜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尊重,他的人生也会越来越美好,成全学生比成就学生更重要!
发现每个孩子心中的精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独特性,有人称之为基因,有人把它叫做天赋,上海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则更喜欢用“精灵”这个词来定义蕴藏在每个孩子身上的种种智慧潜能和个性特长。
在他们眼里,每一个孩子都被视为独一无二的精灵,都有与生俱来的潜能。作为精灵的守护者,他们必须去认识每一个孩子,读懂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而发现潜能最好的办法是发现兴趣。如果把潜能比做神奇的秘密花园,兴趣就是导向图。因而上实老师们以研究的态度去深入地观察、记录、分析每一个孩子,从而理性判断孩子的兴趣所在,听从孩子的内心召唤,因势利导地开发挖掘潜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而有个性地成长。
认识与众不同的每一个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该认识和理解每一个独特的孩子,关照每一个孩子的特殊性以及孩子之间的差异性,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多元性为基准,寻求每一个孩子的最佳发展,这是根植于每个上实老师心中的共同的教育理念。
秉承着这样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上实从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做起,在实践中施行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孩子的丰富性。认识孩子的多方主体既有孩子自身,也有孩子的同伴、孩子的教师与家长、学校等,认识孩子的多种方式包括孩子自身的作品呈现、同伴对孩子的评价、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日常观察以及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学校组织的调查等。上实以学生对其自身的认识为主,以同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认识为辅,两者间互为补充互相解释,从而对学生的丰富性形成更全面且深入的认识。
怎么才能认识自己?上实鼓励孩子们与自己对话,用文字写下对自己的认识——“我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的壁报总是我负责布置……可是我在做数学题时比较粗心,有时会把3看成8, 把2看成5……”“我喜欢踢足球,即使是下雨天也阻挡不了我对踢球的热情……虽然目前技术还不算好,但我仍然继续努力……”这一句句简单X但真实有趣的话语,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特点突出的儿童形象。
在每年新生入学之初,上实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就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家庭基本情况等问题与家长深入交流。从家长对自己孩子在生活习惯、交往能力、自控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表现的描述,上实又多打开了一扇认识每一个走进上实校门的孩子的窗口,与家长共同发现孩子的天赋潜能,了解每一个新生,从而为今后的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上实对学生的认识不仅局限于开学之初,有些调查认识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你每一天到学校来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对哪些学科特别感兴趣?”“你觉得自己做哪一件事最开心轻松?”“你遇到困难最先求助谁?”“你觉得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上实的每一位学生从小学入学开始,每隔两年就要在家拍摄一段视频,记录对上述五个问题的应答。这些最原始、最鲜活的数据资料的采集,为上实观察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个性、志向发生的微妙变化提供了可能。
做一个“懂实验”的教师
除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家长的视角参考,对学生的研究更多来源于上实教师的日常观察和记录分析。
“上实的老师不光要教书,还要会研究,几乎每个老师手上都有课题。”上实小学部主任张琦记得,她1996年刚到上实时就已经有“个性表现记录卡”,就要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观察记录,“主要是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只描述事实、记录现象,尽量不做价值判断。”
基于“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目标,上实在建校初期就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高要求——打造一支“懂实验、乐学习、善教学、会研究、敢创新”的教师队伍。按照这个目标定位,上实教师的角色将从教学者转化为儿童的研究者。
首当其冲是“懂实验”。上实不要求教师做高大上的科学研究实验,而是开展最接地气的实证研究,对学生的潜能发展和个性特点进行长期跟踪观察、记录,并做大量案例分析。每一个上实老师都参与其中,实现专业发展。
这项研究起始于1988年,初始的记录较为随意,三言两语描绘反映学生个性的行为表现,比如“有问题能主动找老师问”“练习以后的小结非常认真”等,记录的类别也较为简单,包括学生的抱负、求知欲、坚持性、独立性、好胜心、自我意识六方面。
后来为规范观察和记录行为,上实借鉴国内外对学生个性特点观察的研究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观察量表,使得简单维度的纸质记录过渡到具有观察记录量表的纸质代码记录。
到2009年,上实研发出学生个性记录的数字化平台,将学生个X表现划分为三大类近60个四级分类小项,方便教师记录和信息永久保存,更重要的是具有诊断、预警、自动化数据处理等功能,方便教师进行检索分析,可以搜索到不同教师对同一个学生不同阶段的记录,也可以查到同一个教师对学生在不同年级的记录,以及同一个教师对学生在同一时间段的不同方面的记录等等。
每位教师每月记10条,一学期下来就有40条,到目前为止已有上万条记录,这样的个性化记录的方式虽然烦琐细碎、费时耗力,却更为真实地将学生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为教师了解学生,采取适宜的教育教学方式奠定了基础。
“刚开始老师们不一定能感受到这项研究的价值所在,对哪些需要关注也不太清晰,困惑于到底记录什么。”张琦认为, 如果只是孤立地看待一条两条记录,意义确实不大,但随着研究的持续和深入,尤其是当大量从不同维度观察记录的数据会聚到一起时,大家就会洞察到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就能发现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比如曾有个学生,语文老师对他很不看好,觉得他思维混乱、表达不清,但数学老师却记录下他精彩的另一面:回答问题与众不同,运算题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某种方式验证,总之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心思细腻、逻辑清晰。语文老师看到相关记录后,与数学老师讨论交流一番,深有感触,没想到换个角度就能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从此以后对孩子更多了一些耐心,多了一些鼓励。
校长徐红常常对老师们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具备一双慧眼,去探寻、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从而给予每个孩子最好的引导和帮助。”
在对学生日常跟踪记录的基础上,上实小学部给每个孩子建立个性图谱。图谱内容不断丰富,不仅包括教师评价和过程跟踪,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等,全方位立体展现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也便于初中老师快速地了解每一个从小学部升上来的学生。
细致入微的观察、不带偏见的记录是认识学生的基本前提,而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见微知著的分析研究进而对症X,才是成就学生的关键所在。
从X老师撰写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校园故事。
二年级的小郭同学虽然头脑灵活,但自控能力差,上课开小差,作业经常不做。有一次科学课做单元测X,X老师发现小郭在煞有介事地做题,但仔细一看错误连篇。小X什么要不懂装懂?不懂为什么不问老师或同学?是不愿意还是不敢问? X老师留意到了这个平日里嬉皮笑脸的男孩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不自信以及对尊重的渴求。自那以后,有时校园里看到他,X老师会多注意他,和他多攀谈几句,有意识地对他多加赞赏,对他点滴进步在全班予以表扬。小郭的自信与日俱增,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做作业主动多了,遇到不懂时会请教同学了。
用欣赏的眼光尊重孩子的个性、呵护孩子的成长,此类案例在上实不计其数。上实的老师们通过个性化描述和案例分析,更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学生,进而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激发先天潜能,陪伴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用课程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呼吁由来已久,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说来简单,但一个小学校长在课程计划时很少会考虑与初中、高中的衔接,高中校长又很难照顾到来自不同学校、不同课程背景的学生。课程如何真正满足每个学生,关照基础教育阶段全程发展的需要,是许多学校想做又无法实现的事。
在这所全国唯一的十年一贯制,自诞生起就带有“实验”烙印的学校,课程得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打通三个学段的间隔,全程贯通、整体布局,依托核心课程、学养课程、特需课程三大课程X,让学生有了更全面的选择。正如校长徐红所说,“课程是X学生内在本性的一个载体,本性包括了兴趣、潜能和天赋。好的课程将本性作为引擎,让学生发现、认识、发展、成全自我。”
核心课程:让学生吃饱、吃好、吃从容
人们对上海实验学校的普遍认识,是用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3年时间完成十二年制中小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当二十来岁创造发明最佳期来临,学生已更早踏入高校或社会的舞台。
但与培养早慧生或少年科学家的目的绝不相同,十年并非简单压缩学时超前学习的硬规定。实验学校采用X学制,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读11、12年,也可以9年、8年。
2010年,实验学校一名高一男生以每天2000字的速度创作自己的网络小说,由于难以兼顾学业,期末考时多门学科亮红灯。按传统,他是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差生”,只有留级、转学、或者退学X路。
如何既保护学生的爱好和天赋, 又给他们升学发展之路?在个性特长发展与基础教育刚性要求之间有没有一种变通办法,徐红特批了一学期的“创作假”给他专心写作, 作品完成后再重返校园。
独有的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制的学制打通了三个学段的间隔,得以从更宽广的视角看待学生成长,让学生以最适宜的步调行走。忙碌又不失X的十年,这里的育人一脉相承。
200X年至2011学年,在原有的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上,实验学校构建并完善以培养小学生“兴趣”、初中生“情趣”、高中生“志趣”为目标的互相衔接的课程X。与之对应,核心课程、学养课程、特需课程三大课程X随后诞生。
核心课程为国家课程中的必修部分,采用市统编教材校本化实施和自编教材相辅的方式。实验学校探索更高效整合课程内容与时间,并研究随之发生的变化。
这里的教材内容在变,学习的时间空间在变。小学部核心课程语文、数学科目用自编教材,英语学科采用上海版牛津教材。初中部的核心课程又分常规核心课程和核心课程分层课程。常规核心课程中语文、数学使用自编教材,英语学科使用统编《牛津英语》,但教学与外校不同步,五、六年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选用外校六、七、八年级教材。
核心课程分层课包括按照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层拓展课程和中三直升生课程。前者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门核心课程拓展、提高,学生每周有1.5课时进行分层走班学习,在分层走班的基础上,还有经选拔而设的“小小院士班”和“特长生辅导”课程。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由年级中在这方面最有特长的学生经选拔后参加。
在核心课程的评价上,初中部除了常规的期中期末测验,还制定了一系列验收、学科跳级政策,包括选拔某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更合适的高年级学习的“跨栏计划”,对平时学习优秀的学生给予学业考试免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机会的“自主学习政策”及“免考政策”。
学养课程:营养均衡,全面发展
以“小学段兴趣、初中段情趣、高中段志趣”为主线, 在核心课程基础上诞生的名为“学养课程”的大课表,涵盖了十个年段、十个系列,又名TFT(Ten For Ten)系列课程。
十个年段、十个系列的学养课程,彼此交汇出实验学校铺垫十年、影响一生的人生大课表
学养课程是市教委规定的三类课程中拓展和部分探究(研究)型课程的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又更丰富。课程涉及德育、文学艺术、科学思维、文理综合、实践考察、交流体验、体育运动、心理健康、节庆活动、社团,为每位学生提供足够在十年的成长过程中所需的丰富课程,既遍尝美食且营养均衡。
“六趣”是小学部学养课程构建的主线,六趣意味礼趣、稚趣、阅趣、思趣、探趣和艺趣。每一趣都担负一定的培养目标,比如礼趣指有礼走遍天下,阅趣是书香充满校园,思趣讲究思维独树一帜,探趣表示探索创造未来等。
通过“六趣”对核心课程和学养课程形成补充与延伸,小学部将“六趣”培养渗透于学养课程,借助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和小学部的爱心节,分别对应培养孩子的阅趣、探趣和思趣、稚趣、艺趣、礼趣。
而小学部开设的艺校、艺术团、文体选修等自主拓展课程实行全校走班或年级走班,这三类课开设了近60门, 全面涉足“六趣”培养的各个领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学生就能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抑或从无从下手到在广泛参与中发现兴趣。
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是初中部TFT 学养课程中一门以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间互动为主要教育内容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另一种学习和生活场景中去进一步体会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针对具体问题查找、加工资料、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
STS 文理综合,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它不以结果是否圆满、回答是否精准、分数是否领先为表现依据,更看重学生的全情投入以及跨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应用。对情趣的培养也是初中部学养课程三个年级,十大主题课程与活动的主线。
初中部主任张瑶介绍,相较所有初中部学生都参与的STS 课程,依靠小学部对兴趣的良好培养铺垫,每学年初中部的每一位同学都会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加入一个社团进行为期一学年的学习。不论是管乐团、清唱社、舞蹈社校队,还是艺术类、体育类、计算机类、人文类、科研类等,初中部所有同学都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中。
经历小学的兴趣发现培养和初中的特长发挥扬长,近年来,高中部以“志趣”为主线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作为学养课程设计和统整的目标,将原有拓展课、微型课、研究课、社团课等课程重新整合,全部纳入学养课程X。
TED 演讲、静电实验、叶脉书签的制作等,走出校园、放眼社会、提升志趣,高中部的学养课程不仅内容更“高大上”了, 参与难度也水涨船高。
高中语文组为高一年级结合课本第四单元及新语文读本诗歌单元拓展学习经典诗歌, 设计了TFT 现代诗歌课程,通过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等形式开展现代诗歌鉴赏和诗歌创作,通过原创诗歌竞赛,提升学生捕捉形象、发挥想象、组合意象、营造意境的能力,加强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
高二年级TFT 戏剧表演课程是实验的特色之一,核心课和TFT 学养课程共同完成戏剧知识和戏剧欣赏的普及, 学生全员参与戏剧理论学习、戏剧表演的观赏,在观摩中体悟和互动,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全程参与,完成角色间、演员与观众间的互动交流。
特需课程:订制专属课程,帮助自我发现
如果说核心课程、学养课程还是另一种形态的基础课、拓展课,多少还有先例。特需课程就是实验学校完全原创,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量身定做的课程。
实验学校特需课程分缩短学程特需课程、延长学程特需课程和常态学程特需课程三类。前者面向优势潜能比较全面的学生,通过学校提速的课程、自编的教材以及组织个别化辅导的课程中获得时间的优势,15、16岁已经全部修完所有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提前升入大学。而针对某项优势潜能强又伴随某项潜能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延长学程的课程来完成学业。
常态学程类特需课程不改变学习时长, 增加的是学习内容的X。利用初中升高中免试直升的优势, 向部分优秀初中毕业生提供4周或8周抽离式中短期课程,提前衔接高中课程,每人一课表,提供不同个性需求的特需课表。高中部根据学生申请,开设特需课程,每周三下午参与特需课的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到自主学习室, 在导师带教下进行个别化学习。
“一般学校先建设包含几百门选修课的‘课程超市’,再让学生从中挑选,特需课程则完全是从学生需求出发。”高中部副主任, 特需课程负责人之一袁万萍说,每位高一学生,在开学初都可以填写一份特需课程申请单,内容方向可以信马由缰,无需有基础背景,也不看学科成绩,“有学校课程无法满足的需求, 有能够持续探究的求知兴趣和学习动力”是对申请学生唯一的要求。经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面试,获得特需课程学生每周会有一小时的特需课时。
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护长容短是特需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和终点。特需强调学生的自我选择与自我设计,让学生拥有自己X支配的时间、相对独立使用的空间,以及提出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的权利。
通过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通过学养课程培养学生的“三趣”,通过特需课程拓展学生的个性亮点,实验学校三大课程X共同完成学生潜能开发和兴趣、情趣、志趣的培养。
“护长容短”成全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学生
面对个性迥异、潜能不同的学生,上海实验学校选择的是尊重、保护和成全,他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天赋才能,给学生创设X宽松的环境,包容学生的一切,瞩望学生的成长。
作为校长,徐红总是用柔软的、欣赏的目光注视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她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他们每天都在演绎着属于他们的多彩生活。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天赋潜能,教师的功德是帮助孩子通过学习与实践将潜能发展成优势能力。成全学生比成就学生更重要。”
带着这份浓浓的人本主义教育情怀,上实老师们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保护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尽心尽力为学生搭建展露优势能力的平台,通过特殊的学制、丰富的课程、学生自主的权利、优秀的师资,给予学生发展兴趣、发掘潜能、实现自我的最大可能。
最完美的人生应该是做自己喜欢且能力匹配的事情。上海实验学校在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不仅成就学生,也完美地成全学生,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保护特长,珍惜每一份天赋潜能
“进入实验学校是我骄傲的事。”王KD至今感念母校的恩泽。他记得在小学时期他就显露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美术课上表现出众,被美术老师发掘提点后,在各级各类绘画比赛中摘金夺银。他还很会做PPT,小学时做了1000多张,连老师开课都会请他帮忙做课件,成为闻名全校的PPT 达人。
对于这样的特长生,上实向来是不拘一格大力扶持。王KD在中一年级时,周一下午的英语拓展课时间被“置换”成了平面设计课,周五的社团活动内容也变成了电子杂志设计,很快他就成为数字故事的制作高手。
初中毕业时,班主任本想请他收录同学照片制作毕业留念册,他却出人意料地提出要拍微电影。好在班主任没有扼杀他这个创作萌芽,积极鼓励他,并为他提供一切方便条件。最终这个十三岁的导演兼策划,成功拍摄了人生第一部电影,不经意就获得全国铜奖。
高中进入“特需班”,他继续享受“特需”待遇。每周语数外比其他平行班同学各少一节,腾出来周三下午半天为特需学习时间,做与装帧设计相关的课题研究,跟随有专长的老师设计各种项目。
他十五岁那年,学校新建了一幢科技楼,其中一个楼面将作为高中数学建模活动中心,基于对他审美潜能的充分信任和鼓励,学校大胆地将这整个楼面设计交给他,甚至将工程队也交由他调遣。他那富有科幻感的“室内装潢设计”X作,几个月后就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感到自己找到了用武之地,特别有成就感。王KD说:“学校提供的不仅仅是课程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我实践的机会,让我的所长融于实践当中。”
为呵护每一份天赋潜能,上实可谓是不计成本、倾尽全力,常常会有破天荒的独创之举。
用世俗的眼光看,闵Y 是个跟不上班级学习进度的“差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就有多门学科不及格,上课老开小差,功课总是完不成。班主任跟家长沟通后发现这个孩子喜欢写小说,从动漫故事、爱情小说写到悬疑小说,每晚熬到深夜,发到网上,追捧者很多。后来他发展到每天以2000字的速度更新网络小说,严重影响学习状态,大多数学科挂红。是抓紧X争取升级还是继续完成小说准备留级?家长深思熟虑后向学校提出请一个学期病假,让孩子在家完成小说。
这个写作才能远超同龄人的文学“偏才”的成长困境X学校重新思考教育的本原。“每一个孩子都有儿时的梦想,与其用病假的方式偷偷X地写,还不如给他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让他X写作,满足一个少年的梦想。”为保护学生写作XX时期的热情和才能,学校通过讨论决定,给闵Y 为期一个学期的“创作假”,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小说。闵Y休完创作假重返校园后,学校专门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张“特需课表”——每周一、三、五在校上课, 每周二、四两天在家创作。学习内容也有调整:班级集体活动如体育、班会和一些微型课程等必修,语文、英语学科有专长,获准免修;腾出的时间用于强化数理化等薄弱科目,由一名化学高级教师一对一辅导。
一年创作假期间,闵Y在文学类杂志上发表若干短篇, 完成50万字的长篇作品,在上实25X校庆那天风光地举办了新书发布会。现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大二学生的闵Y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大学的学习生活“如鱼得水”。
像王KD、闵Y这样的学生在今天并不是少数,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完美,但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才能,他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整齐划一的教育往往会压抑他们的天性,扼杀他们的天赋,让他们错过最佳发展期,最终沦为平庸之辈。上海实验学校秉持“护长容短”的理念,保护学生特长,珍惜每一份天赋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给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尽情挥洒才情。
上实利用学校十年一贯制的优势,从学生进校开始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留意学生成长中的闪光点,如实记录学生真实的显X和成长轨迹,在长期的跟踪记录中分析发现学生的兴趣方向,进而引导和帮助学生发展兴趣潜能。
上实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养课程和活动平台,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情趣,将情趣升华为志趣。2012学年9月开始 ,上实初中部推出“跨栏计划”,选拔某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更合适的高年级学习,使得成绩突出的学生不再受本班课程的限制,而是能有机会灵活地学习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内容,是一项鼓励因材施教的特殊制度。目前在高二年级的学生龙XQ在初中参加过跨栏学习,他认为这项政策很好:“因为在中一学习时,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对我而言纯粹是浪费时间,学校就给了我去高一学习的机会。一周五节英语课,我有三节去高一学习,还有两节课自主学习,效果不错。”
初中部还制定了相关免考政策,对平时学习优秀的学生给予学业考试免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深受学生欢迎,每学期为了那有限的免考名额,班中竞争激烈。初中阶段最后一年,学校要求每一位学生用一年时间选择自己最感兴趣且最关注的项目,设计意向研究,完成一篇论文并参与答辩。谈起这个小论文制度,范LY赞叹不已:“我当时对物理时间旅行感兴趣,所以写的小论文题为‘浅析时间旅行的可能性’。为了做好这个课题查了很多资料,是这辈子第一次做规模较大的研究项目,研究完后几乎成了这方面的半个专家,收获很大。”
学校还推出X学制,解决学生潜能发展节奏快慢问题。他们鼓励学生在学好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超前学习,凡是已学完中学各门课程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报考大学;也允许学习节奏慢一些或中途发展其他潜能的同学,在个人自愿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学制至12年。上实的X学制和跨栏计划造就了一大批学有所长、学有所成的优秀学生。
尊重个性,包容每一种与众不同
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诚然,校园里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学生。正因为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校园生活才因此而多姿多彩。
上实经常与“怪才”不期而遇,豆豆算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患有ADHD 症需接受药物治疗的孩子,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时常有小动作,情绪不好就会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暴躁、敏感, 甚至有严重的暴力倾向,打人事件频繁发生,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但他又有数学、英语学习的天赋,有超强的理解能力,是基础英语口译全国低年龄最高分记录的保持者。
面对这样与众不同的孩子,上实没有选择抹杀个性,没有将这些违逆升学常态的个性视作反面教材,而是选择“护长容短”——珍惜每一份天赋潜能,哪怕与当下应试评价不匹配, 也要小心呵护,决不抹杀;宽容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的个性或者短板,让学生做最真实的自己。
尊重个性、包容短板,并不意味着一味纵容、放任自流。
老师们发现豆豆英语学习有天赋,上课觉得太简单,总是扰乱课堂秩序,就让他跳级上课,三年级的他成了四年级英语课的旁听生,上课明显认真了;老师们发现他特别爱看书,当他情绪暴躁大闹课堂时,就让他去图书馆或者教师办公室看书,很快就恢复平静;豆豆很喜欢玩电脑,在平面设计和网页制作上展露潜能,学校就给他配备导师,让他到专用实验室学习计算机课程,代表学校参加网页制作比赛;因为他实在“特殊”,同学见他避之不及,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就想到推荐他参选班干部,树立目标后以实际行动赢得同学们的认可……豆豆慢慢学会了情绪的控制,学会了照顾别人的情绪,大家都看到了他的成长。
学校不是标准X,学生也不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齿轮和螺丝钉,面对学生个性的千差万别,或许只有接纳、理解和包容,才是解决差异性问题的育人正道。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5A刊,作者系本刊记者罗阳佳、潘晨聪,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 小编个人微信号:2432274540,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